作者: 研究生院 时间:2012-12-17

2012 12 14 晚,湖南省作家协会执行主席、著名作家王跃文应人文学院邀请来到我校,在八教2—3做了题为文学与世相的学术报告。湘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邹联安、楚荷、赵竹青,蒋鸣鸣,市文联副主席毛娟,市女子作家协会主席团全体成员,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彭在钦、吴广平、吴投文、晏杰雄、梁小娟等老师及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三百多人济济一堂,共同聆听了这场精彩的文学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彭在钦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王跃文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还需不需要文学?他发表了对所谓文学死了这一说法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人类存在,文学就会存在。文学能够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人的幸福感。文学应当承担起树立中国人良好的国际形象、向新一代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重大责任,呼吁大家为文学鼓掌。

关于官场文学第一人这一美誉,王跃文曾在多个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讲座上,王跃文又一次声明,这一称呼实际上是对他的误读。从文学题材的划分上来看,官场小说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他的小说除了官场元素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值得读者注意的东西。他的小说并不是所谓官场秘籍,如果人们仅仅为了学习官场生存之道而读他的小说,他宁愿他的小说速朽。

王跃文以自己的小说为例,结合自己创作经历和生活体验,从厚黑荒诞微妙尴尬虚伪悲凉六个关键词出发,分析了官场文学与官场世相。王跃文打趣说,官场小说中描写的总体上是一个厚黑场:脸皮厚,心黑。小说中所描写的荒诞故事有些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本身的荒诞。官场上许多细节都是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的,有时官场中人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并且也时常会戴上虚伪的面具,官场世相有时展现出人性的悲凉。每一个观点都佐以几个精彩的故事,有的故事来自于他的小说《国画》、《天气不好》、《朝夕之间》等,也有发生在作者自己身上的生活故事。随着王跃文的讲述,听众们时而朗声大笑,时而凝眉思索。王跃文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人们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许多社会问题突出,如机遇不均等、分配不公平、权贵与草根日益对立等等。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文学更需要给人以希望。文学不能仅仅是展示生活,而要经过作者的思考,写出能够鼓舞人心的力量。

最后,王跃文谈了几点关于作家应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思考。他认为,作家应该要牢牢地把握时代的主旋律,走进人民群众的情感世界,注意把普通人作为文学的主人公,并且要进行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在王跃文与听众进行了互动问答之后, 彭在钦 教授作了精彩点评。他首先从内容上总结了王跃文的讲座,其次对王跃文呼吁文学应该创造美好的世界,进行艺术的创新的观点表示了赞同,并感谢王跃文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顿热腾腾、香喷喷的文化晚餐。此次讲座我校本科生到场人数之多、场面之盛大、师生提问之踊跃,表现了人文精神仍是大学师生不可缺少的心灵滋养。

 

新闻链接:

王跃文,当代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执行主席,有当代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的美誉。198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溆浦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后调入怀化市政府办公室,湖南省政府办公室。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从2001年10月起,专职写小说。发表过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朝夕之间》、《龙票》、《大清相国》、《苍黄》,中短篇小说《官场春秋》、《没这回事》、《官场无故事》等。其中中篇小说《秋风庭院》获《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今夕何事》、《夏秋冬》获《当代》奖 ,中篇小说《夜郎西》、《夏秋冬》获《中篇小说选刊》奖 ,短篇小说《雾失故园》获《中国作家》奖。

                           

人文学院研究生分会

文:周刍

201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