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研究生院 时间:2013-04-19

2012年我国文学的热点问题是哪些?如何以文学的发展趋势透视社会大关? 4月 16晚上7点半,茅盾文学奖评委、著名评论家、西北大学研究生导师李国平先生应人文学院邀请于我校八教2-1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当代文学发展问题分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在钦教授主持,文学系吴广平教授、吴投文教授、晏杰雄副教授、刘昕华副教授以及文学系系主任刘郁琪副教授,携我院众多文学爱好者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副院长彭在钦教授首先对李国平老师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李国平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讲座正式开始。

首先,李国平老师引用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一热门事件为开幕话题,对莫言先生所说的“青春好读书,青春读好书”这一语做了详细的阐述,此外,李国平老师还建议同学们趁着年轻,多读一些好书,积累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理性思维运用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哲学的能力。

紧接着,李国平老师为在场师生们梳理了2012到2013年间我国文学的热点问题。其中,他盘点了“南方周末事件、旧制度和大革命、高玉涛和“路遥奖”设立事件、奥巴马当选总统事件、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等诸多热点事件。在谈到“高玉涛提出设立‘路遥文学奖’惹争议”这一事件时,李国平老师做出了如下的评论:“无论是诺贝尔文学奖还是茅盾文学奖,都是根据本人遗嘱而设立的,我们应该尊重一个逝去的灵魂。”讲座期间,李国平老师用机智幽默、精辟简练的语言,对各个热点事件进行了深广的解读和剖析,并针对当下中国文学问题进行了详细评论,通过热点事件透视了社会大关。

随后,李国平老师全面分析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李国平老师指出,瑞士等国专业的翻译以及莫言本人自身的文学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其获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中,李国平老师着重强调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相对宽松的文学政策以及中国严谨而认真的作家群的重要性。此外,李国平老师还指出,莫言获奖后最大的争议是我们到底应该做一个纯粹优质的“不说话先生”还是一个为社会公正而发声的人?对此,李国平老师表示,公众有权表达失望和希冀,并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超出莫言,指向中国文学现状。

师生互动环节中,当被问及作家作品和评论家的关系时,李国平老师表示,作家的创作和评论是相对独立的领域,作家如果想要在创作上进一步提升,就必须要接受理性思维的熏陶,吸收批评家的意见,并认为评论家应独立于作家。

最后,彭在钦副院长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至此,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人文学院研究生分会宣传部

作者:朱羚娜、张敏霞、李延坤

                              2013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