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研究生院 时间:2016-09-29

                     

                                                    Syds.Peng(彭赐灯)院士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

            

                                     彭院士回答我院老师提问

 

             

                               彭院士夫妇与我院领导老师及研究生合影留念

 

应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诚挚邀请,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Syds.Peng(彭赐灯)2016年9月26日下午3:00在我校综合楼A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U.S. Mining Research and Graduate Program》的学术报告,我校正校级督导冯涛教授、校党委委员王卫军教授、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王海桥教授、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正校级督导冯涛主持。

报告会开始,彭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美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概况,以及自1965-2016年这51年间美国在采矿工程领域的高等教育发展史和采矿工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在全美的分布发展。他指出,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与世界上任何其他研究生教育体系都不同的一点是其更注重课程作业和课程研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研究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学习技能。

随后,彭院士从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所具有的迎合个人特别化的特点:第一,每位学生的研究计划方案应以硕(博)士论文的研究领域为基础,以导师与学生合作的方式完成;第二,每位学生的研究计划方案都要由一个专门的考试委员会来进行监督;第三,每位学生的课程作业及硕(博)士论文要由考试委员会批准认可后方能毕业。

最后,彭院士向大家介绍了采矿工程研究方面的要求,并指出其中最重要是研究范围要广、研究深度要深、研究基础要扎实。除此之外,他强调研究生要有勤学、好问、创新、诚实的学术精神和学术道德。

报告会结束后,彭院士和大家进行了交流互动,详细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与大家在综合楼前合影留念。此次报告会为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研究生们在把握研究方向、开阔学术视野等方面提供了极为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专家介绍:

Syds.Peng(彭赐灯),博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弗吉尼亚大学采矿系荣誉教授,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特聘教授。毕业于国立台北科技大学采矿系,1965年赴美留学,1970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1970-1974年就职于美国内政部矿务局双子城研究中心,从事采矿研究工作。1974年调入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采矿系,1978-2006年连任采矿系主任,成功指导了38位博士生和47位硕士生,2006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