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研究生院 时间:2016-12-23
体育专业硕士生培养高层论坛暨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授聘仪式现场
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与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友金合影
12月17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层论坛暨专业硕士校外导师授聘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五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刘友金出席,研究生院院长高文华,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外受聘导师,体育学院全体班子成员、硕士生导师及相关师生代表与会。会议由体育学院副院长余蓉晖主持。
刘友金代表学校向各位受聘为该校体育专业硕士学科实践型研究生导师表示诚挚欢迎和热烈祝贺。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规模与发展历程,并肯定了体育学院的办学成果。刘友金表示,体育专业硕士是我校2016年学校内部调整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将在2017年正式招生,体育专业将是我校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学科,体育专业硕士招生对于我校硕士点招生的平衡调整,对于体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刘友金希望全体体育硕士研究生虚心求教,努力提高自身学识修养,加强与导师间的互动交流,力争我校体育专业学科建设迈向新台阶。
体育学院副院长李忆湘回顾了体育学院十几年的努力建设过程,并列举体育学院在本科教育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进步与成就。他指出,体育学院办学历史不长,与很多体育专业院校相比尚有不足之处。他表示,学院将继续以创建综合办学实力位居省属前列体育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的教学研究型为目标,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特色鲜明、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外聘导师代表刘玉江认为,体育专业硕士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在体育专业领域中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受聘导师之一,他表示一定认真履行导师职责,做好专业实务前沿讲座、论文指导、专业实习的工作和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会上,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张瑞林作研究生培养专题报告。他从研究生教育的性质与特征、思考教育方式的转变、制定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把握研究生论文指导中的关键环节与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作具体报告。他认为,高校应将学生发展状况作为培养的首要前提,实现学生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延伸。他指出,中国教育正处于改革阵痛期,我校应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要求,实现研究生培养类型的转化,以解决社会需求与专业人才适应性矛盾问题。
会上,刘友金等人为受聘教师颁发聘任证书,刘玉江等26人受聘为我校体育专业硕士学科实践型研究生导师,任期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