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燎动邵阳乡野 共绣振兴绮梦图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薪火湘传”科技服务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文/陈广明 银格 肖佳玲 图/刘清 蒋玉玺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7月5日至10日,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青春助力振兴乡村,理论普及沁润人心”科技服务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图其和辅导员邹昕的带领下前往邵阳县开展了为期六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融合文旅,共绘乡村振兴“风景图”
7月5日,科技服务团前往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围绕“生态文旅,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调研。通过讲解员讲解和实地走访,科技服务团获悉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实现了湿地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新道路。随后,科技服务团来到天子湖上游的望江湖蓝印花布特色小镇开展入户调查,居民希望天子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引导上日益朝着年轻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科技服务团将专业知识与实践调研相结合,进一步感受到文旅在乡村振兴中的广阔发展前景。
挖掘红遗,激活乡村振兴“热血魂”
7月6日,科技服务团走进“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和下花桥镇五龙岭烈士陵园,纪念革命先烈、挖掘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成员们从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72岁退役老兵李学文的亲身经历中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感悟到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23级哲学专业研究生蒋玉玺感叹道:“年轻一辈不仅要铭记红色历史,继承先烈遗志,还要有星火燎原的理想信念和奋楫笃行的创业信心。”
心系民生,奏响乡村振兴“和美曲”
7月7日,科技服务团走进了五峰铺镇新田村,聆听乡村振兴新经验、探访民生建设新模式、开辟乡村振兴新途径。在与当地村干部开展的座谈会中,科技服务团聆听了“新田梦”理念,了解了新田振兴的历程和经验。科技服务团实地调研了弄子景区、葡萄种植采摘基地、鸸鹋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了解新田村集体产业经济的建设成就。新田村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发展理念,将休闲娱乐、农业采摘、生态观光与新农村建设实现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
聚焦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7月8日,科技服务团来到邵阳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走访了三家不同领域的企业。科技服务团提前挖掘了邵阳县特色优势和本地产品特点及背后的故事,向高新区产业工人开展了一系列实用高效的普通话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在与公司管理人员的交流会中,科技服务团介绍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典型案例,23级学科思政专业研究生刘清分享了重庆彭水“直播+快递”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希望能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
携手团结,汇聚乡村振兴“同心圆”
7月9日,科技服务团来到了黄亭市镇回族聚居村——青草回族村开展社会调研。科技团围绕“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开展入户宣讲,增强了当地村民的民族团结意识。随后,科技服务团来到了村办企业红糖加工厂,调研青草回族村民族产业发展状况。该厂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推动甘蔗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促进与其他民族的共同合作与发展,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总结经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A119会议室召开了总结会议。刘图其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同学们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科技服务团成员们分享了实践中的所见所闻与收获成长。大家纷纷表示,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让青春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一审:刘图其;二审:邹平辉;三审:李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