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研究生 时间:2017-04-30
Kulatilake教授作“三维尺度下露天及地下开挖岩体稳定性研究新进展”的主题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
5月7日上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Pinnaduwa H.S.W. Kulatilake应邀到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学,作了题为《Recent developments on rock mass stability investigation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 three dimensions》(《三维尺度下露天及地下开挖岩体稳定性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湖南科技大学正校级督导冯涛教授、校党委委员王卫军、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王海桥、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部分教师,以及矿业工程与安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冯涛教授主持。
Kulatilake教授结合其在矿山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对矿山复杂节理岩体数值建模、试验强度与变形特征、巷道稳定及锚杆作用机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他指出,岩体和不连续面的估算力学性质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进行灵敏度或概率分析,以评估材料参数变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Kulatilake教授还给大家介绍了影响地表和地下挖掘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因素,如岩石质量中存在的地质系统,岩石质量的主要不连续几何体系(大尺度特征)、小不连续面几何模式(小规模的特性)、完整的岩石和岩石质量物理与力学性能、岩石的力学性能的不连续性、原位岩体的压力系统、岩体应用边界条件、岩石质量的水条件和动态加载条件等。
报告会后, Kulatilake教授参观了湖南科技大学相关矿山岩石力学试验室。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万文教授及王海桥教授与Kulatilake教授就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洽谈,并对Kulatilake教授的学术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报告不仅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促进湖南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师生全球化意识创造了一个新的契机。
人物简介:
Pinnaduwa H.S.W.Kulatilake: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岩体模拟和计算岩石力学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美国注册工程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拥有近40年的矿山岩石力学和岩体工程相关研究经验,主要从事岩体力学、岩土工程以及概率和数值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等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获得2016年Peter Cundall奖及2011年中国科学院高级访问教授奖。